【關於本書】
史語所的歷史將近百年,若衡諸民國以來所創制的學術機構,確實罕見。
郝博士原為北京大學中文系的高材生,學有專精,古典文學尤為通曉。她花了四、五年的時間,根據文獻資料、田野調查、親自訪談,三路齊發,終於成就這部生動有趣、信實可靠的對話錄。她不辭辛勞,曾多次到南港史語所親自採訪,與所內同仁深入交談,並且和海內外的學術知情人士交換意見,遂得完成此一巨作。
——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黃進興
2018年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建所90週年。本書借此契機梳理史語所1949年跟隨國民政府撤退臺灣之後的情況。前些年大陸持續民國學術熱,為大眾追捧的民國大師,如蔡元培、傅斯年、陳寅恪、趙元任、李濟等人,皆為史語所的開山前輩。那麼1950年之後,史語所在臺灣發展如何?這些前輩離開大陸之後的狀況如何?接續上來的人物後勁又如何?時代變遷,學風是否依舊,精神是否長存?
本書從創意策劃、口述採訪、實地考察、查閱檔案,到分篇發表,再到成書付梓,歷時六載。其間中研院與史語所的全力支持自不待言。除卻黃進興副院長慨然應邀總論所史之外,先是王明珂所長(2016-2019),後是李貞德所長(2020-迄今),費心安排聯絡,遂得以遍訪史語所學人。疫情之前我數次來史語所,集中進行實地採訪,每次歷時兩週,每天上下午兩到三位受訪者。工作量臨界體力的極限。我手中存有所內外70位學人的近300個鐘頭的錄音,都是口述的纍纍碩果。杜正勝、丁邦新二位老所長,又為本書批閱全稿、審定史實。這本書記錄的只是史語所的局部。人生就是局部的,我們只能與人類社會同行這一段。希望本書可以構成一座橋樑,助益對史語所、對民國學脈感興趣的人,從局部引渡到歷史之真的彼岸。—— 本書著者 郝倖仔
【關於作者】
郝倖仔
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博士
美國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
中國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研究員
【建議擺放位置】歷史、學術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