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書】
李賢文為回顧《雄獅美術》,並且向他曾親炙的藝術家表達致敬之意,用幾年的時間,逐一將這些美術史高峰上的藝術家融入他個人的創作。這批畫作不但掌握前人一生創作的精華,同時也描繪他心中所見畫家親切的容貌。這些畫家們曾以灼灼之眼,召喚著臺灣美術創作的理想,幻化成不朽的青春。相信李賢文在用心創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並與老師們對話,他們也將永遠以灼灼之眼,召喚著作者的靈魂,繼續不斷地創作臺灣美術史上的高峰。——顏娟英
這本《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書中,收錄了二十篇從二○一七年底到二○二三年的作品及畫記,共分成四類:西畫雕塑、膠彩、書畫,以及其他類。我收到書稿時的驚喜與感動,就像我第一次搭北迴鐵路,藍皮火車穿過了崇山峻嶺之後,太平洋倏然在眼前開展,我忍不住驚嘆,看見了一個台灣的美術時代在書頁如波濤湧動。二十個藝術家,不同的人生故事,在編輯的過程中開始在靈視中浮現:我讀到梳著光潔小髻的張捷阿嬤為李賢文前輩把陳澄波的畫作開箱那一刻,內心激盪不已,眼角泛淚;我循著作者腳步下到礦坑看著畫家洪瑞麟如何蘸著汗水和地上褐土畫下礦工的群像;我看到庶人畫家洪通站在他以生命彩繪屋子前展現他的夢想;我還看到畫家席德進在他生命的最後那望向人世的炯炯目光。不只是畫,不只是文章,我看到是一列行走的台灣藝術家如何點亮我們的世代,而推手正是本書作者李賢文。——廖志峰
臺灣美術的視角,如果能夠包含對歷史的敬意與對人性的溫情,那麼,這樣的史觀,必然更貼近歷史真實,也更具創造性的想像!於是,我試圖用「文字」記錄當年與先行者的關係與對應;用「繪圖」表現他們「走在臺灣美術的最前面」的音容樣態。以意像與圖像,雙重建構出臺灣美術更具景深的願景。當回憶細節與文學情境,再度綻放歷史的光影,一個又一個美術前輩的出列,也站立出臺灣美術發展的稜線。——李賢文
【關於作者】
李賢文
1971年 畢業於輔仁大學,同年創辦《雄獅美術》月刊。
1973年 成立雄獅圖書公司,擔任發行人。
1986年 應美國在臺協會邀請,赴美訪問一個月。
1996年 《雄獅美術》停刊,遷居中壢,以書畫自修。
2012年起分別在中央大學藝文中心、政大藝文中心與臺北藝境畫廊舉行水墨個展。著有《人間清曠》、《美的軌跡》、《文山春秋》與《後山有愛》。
2013年 《人間清曠》獲金鼎獎。
2017年 應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之邀,舉行個展「返回自然之夢」。
2021年 應屏東美術館之邀,舉行個展並出版《台灣雲豹回來了》。
2022年 在台北雄獅星空舉行個展並出版《節氣24帖/疫情下的創作》。
2024年 應國家圖書館之邀舉辦「雄獅美術暨李賢文畫作捐贈展」
|